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分享马和大是什么字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初上东北,和朋友逛商场之时,总听她们说“这鞋有点儿瘦,有没有大点儿的?”或“这衣服太瘦,穿不上”当时就很纳闷,明明是脚大或人胖,怎么能怪鞋和衣服“瘦”呢,在我们南方,一般“瘦”都用在人或动物身上,基本没有用在衣物上的。看来人高马大的北方人潜意识都希望自己瘦溜一点,如果衣服和鞋帽匹配不上,定是因为它们太“瘦”。

现在似乎全民都喜瘦,其实,“瘦”的本义是因肌肉衰老而萎缩。看字形,一个“病”字头下面一个“叟”,“叟”就是老人。所以从本义上看,瘦弱、瘦小、病瘦、瘦猴儿、瘦骨嶙峋、面黄肌瘦,都给人一种病怏怏的可怜之感。

瘦的人,一般都脂肪少,肉少,相对“胖、肥”而言似乎更秀丽、更轻盈。俗语有“人瘦筋骨在,马瘦跑得快”“豌豆不择地,瘦坡结好子”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”“有钱难买老来瘦”,这里的瘦,不仅不影响功能,而且还有一种健康美。所以,狭长清秀的西湖也叫“瘦西湖”,宋徽宗发明的“瘦金体”的书法被誉为“天骨遒美,逸趣霭然”;贾岛韩愈创造了“郊寒岛瘦”的诗歌风格。同样,现在很多瘦子也以骨感美而自豪。

女人追求瘦,也是有几千年传统的。早在春秋,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,一点也不逊色于如今节食减肥的女性。汉代赵飞燕身瘦体轻,可在掌中跳舞,难以想象。大概从明朝开始,在江苏扬州一带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训、预备嫁给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,这些女子主要以瘦为美,因此被称为“扬州瘦马”。但并不是所有的“瘦马”都能成功嫁入富豪之家。后有些被挑剩下的“瘦马”,不得不被送进烟花柳巷。

男人也喜欢瘦,但要有前提,要精瘦、细瘦、清瘦、瘦高挑儿,不能又矮又瘦。宋辛弃疾在《感皇恩:滁州为范倅寿》词有:“酒如春色好,春色年年如旧,青春元不老,君知否?席上看君,竹清松瘦,待与青春斗长久。”竹清松瘦,如此丰神俊逸的形象,谁人不艳羡?

文人墨客则有意识地选择了“瘦”字来传达自己对人生的诸多感慨。无论唐诗、宋词还是元散曲,诗人们都喜欢以“瘦”字来摹景状物,写人绘情,增添了诗的内蕴与情致,别有一种动人的美。“日日花前常病酒,不辞镜里朱颜瘦。”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”“落叶西风时候,人共青山都瘦” “人月平分瘦,江天一色寒。”“莫道梨花瘦,杨花更可怜。” 北宋李清照更是钟情于“瘦”。她用“人比黄花瘦”勾勒出一个身体清瘦、满面愁容的**形象;用“应是绿肥红瘦”表达春花零落令人揪心的惜春之情;用“新来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”描摹出日渐消瘦不足与旁人道的惆怅。

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,却管不住嘴,迈不开腿,因此肥胖之人相应也多了,无论从健康还是审美出发都希望能瘦点、再瘦点。老朋友许久不见,一句“你怎么这么瘦!”定能让对方心花怒放,得意传授瘦经。奇怪的是胖的想瘦,瘦得想更瘦,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来说吗,没有瘦,只有更瘦。

因此,各种瘦身机构雨后春笋,各种瘦身方法五花八门。我经常被一些奇葩瘦身广告雷倒:“悄悄地我瘦了,正如我悄悄地胖,我睡一个懒觉,却带走一片脂肪。”毋庸置疑,这是睡眠减肥法。“减去的不是脂肪,是寂寞,增加的不是信心,是现金”,似乎人只要一瘦,感情和财富就能唾手可得。再诸如“绝了,胖成这样还能瘦”“瘦成一道闪电”“暴瘦,30天瘦成水蛇腰”的广告比比皆是。

其实,环肥燕瘦,胖瘦各有风致,只要健康就好。不过对大文豪苏东坡来说,虽然算是个吃货,但他更在乎的是风雅高节:“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。”胖瘦无妨,俗物难忍。在这点上,我亦心有戚戚。

以上就是马和大是什么字的内容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