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分享系统数据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在了解了元(meta)的含义之后,我们来看元数据。

元数据(meta data)——“data about data” 关于数据的数据,一般是结构化数据(如存储在数据库里的数据,规定了字段的长度、类型等)。

元数据是指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、内容的结构化的数据(如题名,版本、出版数据、相关说明,包括检索点等),用于组织、描述、检索、保存、管理信息和知识资源。

比如,关于一本书(信息资源),我们在图书馆系统中检索可以得到如下信息

一个基本的元数据由元数据项目和元数据内容的构成。这里,“题名”就是它的元数据项目,“史蒂夫·乔布斯传 (美) 沃尔特·艾萨克森著 = Steve Jobs Walter Isaacson eng”就是元数据内容。再比如,“著者”、“出版者”都是元数据项目,而“艾萨克森 (Isaacson, Walter) 著”和“中信出版社”就是元数据内容。学过数据库的应该不难理解~

利用元数据来描述资源后,我们就可以用来做很多的事情。比如确定资源,为资源提供检索点,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。

可是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资源进行描述,取的名字(元数据项目)和值的样子(元数据内容)会千奇百怪怎么办呢?

因此,就有了元数据标准。

元数据标准包括元数据结构标准(即元数据包含那些项目,都柏林核心集,MARC元素集)、元数据内容标准、元数据取值标准、元数据编码标准(用于机读记录的存储和交换,比如MARC(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), XML)

在这里我们详细看一下MARC格式(一种元数据标准)。

在传统的图书馆中,我们购买了很多的书。图书馆员们怎么能知道自己有什么书了呢?我们就需要把每本图书的信息,写在一张小卡片上(有些老图书馆还有),存放在自己的图书馆里。

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,我们认为把书目的信息存到电脑里是更好的方法。又随着网络的发展,我们觉得应该来一个图书馆大联合,把所有的图书信息都一起存起来。但是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一套记录方法。因此,MARC格式就应运而生了。MARC就是在计算机出现后为系统间交换书目数据和相关信息而设计的。

当然啦,在传统图书馆的手工编目时期,使用的术语与现在的计算机编目不同。比如那时候我们把一本书的“元数据”写在一张张卡片上,称之为“款目(entry)”,而在计算机里,关于一本书的记录,就叫做“记录(record)”。在机读编目中,我们把要著录的项目(著录项目area)叫作“字段(field),还有等等的区别。

说了这么多,MARC格式是什么样的呢?

可以看一下中国使用的CN-MARC格式。(CNMARC是我国参照UNIMARC(国际图联制定UNIMARC规范各国的MARC格式)编写的中国MARC格式。)

它规定了关于文献资源应该如何记录。比如说在数据字段区,它对于101字段是这么规定的:

101 0 $a正文语种$b中间语种$c原作语种

那么我们就要编目成:

101 1 $achi $ceng (chi是中文,eng是英文)

再比如它规定210字段的编目形式如下:

210 $a出版、发行地$c出版、发行者名称$d出版、发行日期

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就要写成

210 $a北京 $c机械工业出版社 $d2003

接下来,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,元数据的格式越来越多,人们对它的互*作要求也越来越高,就出现了XML!

在利用XML描述一个文档的时候,我们可以自己定义标签,如”<title>”。这些小标签都是元数据。

在网络时代,XML作为元数据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非常有潜力的。

后我们在来看一下XML的好朋友HTML。

HTML的head里有一个meta标签。那么它是什么呢?

根据上面的解释,我们应该知道它是“关于文档的信息”了

meta的属性有两种,name和http-equiv.

name属性用来描述网页的内容,以便搜索引擎查找。比如这个网页的keywords呀。

http-equiv属性指示服务器在发送实际的文档之前先在要传送给浏览器的 MIME 文档头部包含名称/值对。

比如

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Language" contect="zh-CN">用以说明主页制作所使用的文字以及语言

如果有哪里不对请务必告之!

以上就是系统数据是什么的内容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