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分享袋的偏旁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说文解字》:東,动也。从木。官溥说:从日,在木中

东汉许慎对「東」的构形分析引用了博学的学者官溥的结论:「从日,在木中」。很显然,许慎认为:当太阳顺着树木上升起时,表现一种动势,所以释「东」为「动」,那么,「日上升的方向」也即「日出方向」,即「东方」。

这个造字意图应该说是比较曲折的,清人段玉裁接着对这种说法加以引申分析:「日在木中」为「東」,「日在木上」为「杲」,「日在木下」为「杳」。

近代以来,甲骨文、金文等大量先秦古文字出土,我们才发现许慎训诂是有误的。

「東」字的演化脉络图:

从「東」字的甲骨文、金文来看,象「囊袋有物而綁束兩端」之形。本義指古时的袋子:橐囊。那么,表示日出的东方方向,是同音假借用法,因为意义太过于抽象的概念,使用假借是便捷经济的法子。

《說文》中 「橐、囊」是互训的:

《說文》:「橐,囊也。从㯻省石聲。」

《說文》:「囊,橐也。从㯻省,襄省聲。」

这是《說文》的弊端之一:循环解释,A,B也;B,A也。循环了一圈我们仍然不知道「橐、囊」具体形状为何。

从传世文献来看:

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迺裹餱粮,于橐于囊。

《大雅》毛《传》曰:'小曰橐,大曰囊。

郑玄笺:“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。

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宣子田于首山,舍于翳桑,见灵辄饿,问其病。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

’食之。舍其半。问之。曰:‘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,今近焉,请以遗之。’使尽之,

而为之箪食与肉,置诸橐以与之。

可见,橐囊初是用来装食物的袋子,也可以装其他任意物品,比如:书籍。

负书担橐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学者扬之水在《诗经名物新证》的考证结论:

至此我们也搞清楚了:小而有底曰橐,大而无底曰囊。

古文字构形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,「橐」的甲骨文就是像「有底束一端的袋子」之形象,如下图:

那么,无底的囊就是应该是两头封口,而古文字「東」正是象「囊袋有物而綁束兩端」之形,所以,「東」正是象形古时候的囊袋。

表示袋囊的另一个汉字:㯱,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,也是「綁束兩端」的袋子:

《說文》给出的解释是:装满物品鼓胀的囊

《說文》:㯱,囊張大皃。从㯻省,匋省聲。

无底的袋子需要綁束兩端才能装东西,所以,古人用「綁束兩端的袋囊」之形,表达一个比较抽象的意义,也即「束口、束缚」的「束」字,

「東、束」的区别在于,「東」字多一笔表示「袋囊有物」,而「束」则是「綁束兩端的空袋囊」

但是,「東、束」在用作偏旁部首,有些时候是不区分通用的。比如甲骨文的「速」字有时候也从「東」:

「東」字的本义是「綁束兩端的无底大袋囊」,但是,「東」字在先秦出土文献中没有见到使用本义的用法,都是用的假借义,也即表示东方,如:

(《合集》9735):「東土受年」。

臣卿鼎:「公違省自東,才(在)新邑。」

殷簋:「東啚(鄙)五邑」。

不过「東」在当做偏旁,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其本义,如:「重」字,从人负袋,「人背負重物」之形,「沈重」的意思也就不言自明:

西周以后金文「人」与「東」变成上下结构,从而共用中竖笔划,為小篆字形所本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参考资料

  • (汉)许慎著,(清)段玉裁注,《说文解字》(**版)

    http://ctext.org/shuo-wen-jie-zi/zh

  • 徐中舒,《甲骨文字典》(成都:四川辭書出版社,1998.10),頁 662。

  • 李学勤等,字源.,天津古籍出版社(2012),册中,页543。

  • 扬之水. 诗经名物新证 . 北京古籍出版社 (2000),页47

  • 以上就是袋的偏旁是什么的内容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